2)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山军不服?_三国之战神潘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在郭嘉的奇谋之下还有反杀的可能!

  当然,在与对方交锋之前,先熟悉一下对方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公耀,此战处处透露着疑点,你将一路上遇到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与我等,免得下次犯同样的错误。”潘凤说道。

  “诺!”徐荣应下,随后便把自己所遭遇的具体事情慢慢说了出来,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做出选择时的心理活动也没有隐瞒。

  书信上到底是有所局限,这次当面听着徐荣的叙述,潘凤很快就发现疑点下隐藏的矛盾。

  就拿徐荣损失最大的两次遭遇来讲,第一次是在长安城外遇到了一个老翁,在老翁指路后徐荣一头撞上了敌人的方向,第二次是在弘农地区,徐荣放弃了沿水而下的稳妥办法,选择更加冒险的北上并州,结果扎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内。

  这两件事情徐荣在叙述的时候都提到了一个关键句:他原本不是这样想的!

  这句话告诉潘凤,徐荣做出的决定其实并非他最开始的意愿,而当他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理由从脑海中跳出来去阻止他往既定的路线进行撤退,这也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悲剧。

  从这里不难看出,徐荣都是在临阵选择的时候出了岔子,显然对方的天赋是在这个时候对徐荣的决定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徐荣做出了一系列的错误决定,导致大军损失惨重。

  听完徐荣的叙述,郭嘉也陷入了沉思,以他的见识还不能像潘凤一样想到是有人的天赋影响了徐荣,但这并不影响郭嘉找打其中的关键点。

  “子和,我发现公耀每次做出选择的时候都会违背常理地选择更危险的方式,或许敌人是洞察了公耀的这种心思,才会事先设下埋伏让公耀主动撞上去。”郭嘉说道。

  显然,在不考虑天赋影响这种超出常理的能力时,郭嘉的分析就比较合理了。

  毕竟徐荣的想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敌人影响的,那么也只有敌人预判了徐荣的预判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不过事实如何潘凤没有跟郭嘉明说,反正他和郭嘉在经过徐荣的这一番话后,多少对即将面临的对手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让潘凤疑惑的是,如果影响徐荣判断的真的是李儒的天赋,那在诸侯讨董的时候为什么李儒的谋略没有这样的效果?或者说没有哪个将领遇到过这种情况!

  这一点还需要潘凤以后去印证,眼下是稳住徐荣的心态,毕竟这种奇怪的事谁遇上都会有点阴影。

  “公耀,你的情况我与奉孝已经知晓,本来以你的损失应该拿你问罪,但目前我军正是用人之际,我准你戴罪立功,希望你在后面的作战中能够有所建树!”

  徐荣瞬间惊喜。

  “将军之恩,末将当以死报之!”

  潘凤淡笑一声:“也不用你死,下去好好休养,届时有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