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5章 搞事情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而且以现在承乾的情况来看,长孙肯定是会扶保承乾的。

  “刚才舅父说老师在尚书省搞考核,是在摊马蜂窝?”

  “这个马窝蜂已经筑到屋里来了,不捅也不行的。”

  李靠在那里想着尚书省的事情,这个尚书令他当的不太情愿,可已经接手了,总得干出点样子来。

  每个宰相,总得干几件事情,干几件打上自己烙印的事情。就好比到了后世,米国的总统们上台后,总要通过几个法案什么的,这就是他们的政治财产。

  李也想过,自己要做什么?

  普查人口,这只是为施政方针做数据支持。

  掌握了人口户籍田亩情况后,要干嘛?

  李觉得自己也做不了太多事情,有几件事情他是想做的。先,还是推进军队改革,把兵将分离实行下去,将府兵制继续推行,枢密院以后还要设立参谋部,完善军校,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

  其二,继续均田和移民屯边,总之就是想办法让更多的办法都能均到田,能均到足额的田。均到田的自耕农越多,那么朝廷就会越稳固。

  其三,继续坚持诸侯的分封,这一点不能朝令夕改,要保证继续下去。

  其四,就是把两税法和商税、盐茶专卖税等完善,税赋关乎朝政,军费开支来源等,财政稳定,才能天下稳定。两税法的关键,还是按财产田亩纳粮,官绅一体。

  如果还有余力,那就是推行科举改革,把如今的这些科目,分离出专门的进士科举,其它的专科,只算是录取专业人才。要确定进士科,才是真正的士子铨选大典。

  暂时,李就这五个打算了。

  至于其它更长远的,他没考虑。一个人精力有限,做不到那么多的事情。

  而对外用兵这些,李觉得如果外敌不入侵的话,那大唐最好是能够休养生息个十年最好。如果别人要来打,那就应战。

  不过军事这一块,已经出尚书省的范畴了,其实就是他自己定的那五个计划,都好多是属于中书门下宰相这块的职责。尚书省,其实更多是做行政的,国策决定这些,还是中书门下的事情。

  李是参与商议者,不是决策拍板者。

  “马车到哪了?”

  “快到东城了。”前面车夫回答。

  李想了想,去鸿胪寺吧。

  “老师是要去看那位女儿国的小女王吗?”

  “嗯。”李点点头。

  青鸾在年前就到了襄阳,比李还到的早。只不过,两人在大朝会上才见了一面,此后,虽然也见了几面,却没机会细谈。

  青鸾的变化挺大,更丰腴了些,也更泼辣了点。

  她对李依然是热情似火。

  李却更多的还是牵挂着女儿,因路途遥远,青鸾没有把女儿带来。

  青鸾对于李如今的地位很高兴,东女国内附大唐之后,处境并没有变好。因为东南面的诏人,和西南面的吐蕃,都越逼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