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2章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意。

  而周礼,正是千百年来华夏王朝一直在遵循的一套基本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礼根本。

  但到了隋唐,宗法制还在,分封制其实已经没了。

  殷人尚鬼,崇拜鬼神。殷商的权力更替,兄终弟及,没有父死传子,没有嫡庶之分。这其实和草原上的部族一样,一个父亲有许多个儿子,传到最小的弟弟后,是该幼子之子继位呢还是兄长之子继位呢,于是就容易起纷争。

  而从周公制礼开始,明确规定,父子相传,先嫡后庶。确立宗法制度,使得权力的传承同道德文化思想统一起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都以这套标准行事,从民间风尚到国家制度都是一致的。

  从那个时候起,华夏历经千百年,王朝更替,但是这套宗法制度却没有变,因为大家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此后孔家的儒家思想,更是成为汉以来,独尊的学术思想。

  儒家的思想,影响的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是那些精英阶层,是那些统治阶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人伦这些就是让汉人思想统一的工具。

  可以说,这一套思想也是有其作用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统一了天下人的思想,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哪怕再经历战乱、分裂,最终大家都还是认为都是汉人,都以统一为目标。

  这在张超看来,也是居功自伟的。如果没有这个统一思想,也许河北人就自称为燕人,山东人自称齐人,关中人自称秦人,江南自称吴越,江汉自称楚人,蜀地称蜀人等等。

  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思想,广阔的中原,早就分裂了。

  欧洲比中原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地方,始终没有统一是为何,首先还是思想。

  儒家当然也有缺点,但能一直被各朝统治阶层采用,当然是有其价值所在。

  “宗法制和分封制。”房玄龄又落下一子,“宗法制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曾改变过。倒是分封制,秦废分封立郡县,汉朝行郡国制,到了后来,分封制度更是不断改变,隋以皇子镇守地方授总管之职却不分封藩国。我大唐立国之后,也是如此,到贞观之后,才有了分封之始。现在想来,贞观年的分封,也是你张文远一手推动的。”

  “看来,你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分封制了。”

  张超想了想,“中原广阔,朝廷对外开拓,如果依然中央直辖,那么如此广阔的地方,其实鞭长莫及。倒不如分封,中原是朝廷直接管辖,而周边分封给宗室和功臣,形成屏藩朝廷之势。这样,朝廷还能够支持诸侯对外继续扩张,既给了诸侯们扩张的权力,同时也坐享了大唐的扩张利益。”

  “可周分封天下,也并不太平啊。平王东迁,然后就是五百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