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_庶族无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头上了?当下展开竹简看起来。

  孟德吾兄:

  昔日上东门一别,至今已有年余,弟甚思念……

  数百字,有一大半是在回忆往日在洛阳无忧无虑的岁月,只有最后几句点到了重点,如今董卓已经撤掉敖仓、荥阳兵马,只留徐荣于成皋驻守,以弟愚见,盟主当速发兵占据二城,则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于不败之地,弟会设法谋得一处关城,以迎大军。

  曹操放下竹简,揉了揉太阳穴,看着余昇笑道:“我那贤弟可有其他交代?”

  “未曾有。”余昇摇了摇头道。

  “回去告诉他,我已知晓,至于能成与否,无法保证!”曹操笑道:“如今天色已晚,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走不迟。”

  “末将有军令在身,信既已送到,不便久留,以免将军难做,就此告辞。”余昇摇了摇头,起身道。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示意侍卫将余昇送出大营。

  “孟德,信中写了什么?”夏侯惇看向曹操,好奇道。

  “我那贤弟,想要倒戈。”曹操坐在胡床之上,摇了摇头道:“去将志才请来,有事与他商议。”

  “好。”夏侯惇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便将戏志才带来。

  “深夜还将先生唤来,实在惭愧。”曹操看着戏志才笑道。

  “主公将我唤来,必有要事。”戏志才坐下来,看着曹操微笑道。

  “也不算。”曹操将竹简递给戏志才,待他看过之后方才道:“你说,我这贤弟想要洗脱名声,如今可还来得及?”

  戏志才将竹简收起,闻言微笑着反问道:“主公可曾听闻,那陈将军自投董卓以来,可有做过何恶事?”

  “这倒没有,甚至还曾仗义执言,救了袁公一家性命,虽说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但此事上,为他挽回了不少名声。”曹操笑道。

  “在下可以肯定,此事乃这位陈将军传出,一来是逼两位袁将军下决心,二来也是为自己正名。”戏志才放下竹简摇头道:“其实主公若是仔细些,会发现陈默这一年多来在洛阳做的事情,中原很快便会知晓,比如平河东乱贼,数次仗义执言,被董卓排斥、群臣不解之下,却一直为朝廷兢兢业业不曾有半点抱怨,此外,前不久,洛阳士人似乎也在为陈默张目,虽然只有一段时间,但事实上,陈默在中原其实并无恶名。”

  曹操也反应过来:“那小子一直在为今日造势?”

  若非如此,怎么他那边有个风吹草动,中原这边便立刻传开?

  这么一想,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为何作为陈默老师的臧洪从来不说陈默半分不好,陈家也似乎从未担忧过陈默。

  当时陈登离开时,恐怕已经跟陈默有了什么约定。

  “不止如此!”戏志才指了指桌上的竹简笑道:“若不出意外,这只是开始,之后定然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

  “他早就料到有今日!?”一旁的夏侯惇有些吃惊道。

  “那倒未必,恐怕是两边都有准备,若是此战董卓胜,恐怕我等是见不到这封信的。”曹操摇头笑道:“志才,你说这个忙,我是帮还是不帮。”

  “帮吧,陈默如今居于河东,与主公暂时无冲突,反而能为盟友。”戏志才笑道:“而且就算没有主公,莫忘了臧子源还爱此处。”

  “也罢,他欠我一顿!”曹操点点头,接过竹简笑道:“下次定要让他补上!”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