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宗门之势_异界先遣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随着东盛帝国的建立,九州的宗门也开始大量招收外门弟子,作为宗门的常规应对力量,用以应付一般性冲突。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那就是随着宗门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宗门为了养活门下弟子,不得不大量兼并土地,征收赋税而不向朝廷纳贡。

  这个问题自东盛帝国建立伊始就存在,算得上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些规模巨大的宗门,最后事实上演变成了新兴的大地主阶级,其治下土地赋税完全归于宗门,一分钱也不会给朝廷。

  东盛朝廷的内阁虽然气得牙痒痒,但也一时拿他们没有办法,因为还是那句话,武力的绝对威力,比任何阴谋诡计效果都要立竿见影。

  不过这些宗门也不全都是愣头青,也有一些机灵的宗门开始主动向朝廷示好,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在朝廷收买人心,作为回报,朝廷就会召这些宗门的弟子入朝为官。

  东盛帝国的朝廷有一套军官储备体系,专门用于储备应对战争的军官人才。这套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做武经司,另一个叫做武备司。

  武经司顾名思义,就是招收文人入朝,作为文帅军官的储备。例如先遣队之前遇到的那个叫玄的文帅,就是武经司出身。

  相较于武经司,武备司的规模则要大得多,因为这里面主要招收修炼者任武将军官。之前也说过百帅千将的概念,将军主要负责冲锋陷阵,所以数量要比元帅多得多。

  武备司里的将军来源,除了士族提供以外,主要的来源就是宗门。每隔三到四年,朝廷都会招收一批修炼者储备,这时候就是宗门主动向朝廷示好的时候了。

  作为东陆的文明之光,东盛帝国相对成功的政治制度,也同样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尤其是作为藩属国的凤虞,几乎全套照搬了东盛帝国的军官储备体系。

  而作为武云宗的宗主,东良玉就曾经是武备司的一员,至少升到了武备司都尉,也就是现代军队体系的尉官。

  不过相较于东盛帝国成熟的文治武功内阁政治体系,凤虞依然还是非常传统的武重文轻观念。其实想想也是,东盛帝国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推翻了前朝,秩序得以重塑。

  而凤虞的朝政一直都没什么波澜,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改革了。毕竟让这些利益既得者革自己的命,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马车沿着道路行驶,不同于一片荒芜的西天外,凤虞境内的环境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每走一段距离,都能看到大面积的农田。

  受千峰云顶的影响,凤虞的国境整体呈西高东低的走势,境内以丘陵地形为主,东部沿海多平原,西部多山地。

  在气候方面,每到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就会涌向凤虞,并且因为千峰云顶的阻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