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九章 二上春晚,一声朋友送给你_我是第五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年代的春晚,还不像后世那般面向两岸三地的所有明星。

  因此春晚在邀请上春晚的时候都会斟酌考虑。

  每一个总导演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他们邀请的人员也不一样。

  当然,不管怎么不一样,都离不开有经典作品压身这点。

  今年参加春晚的港台歌手不多。

  一共就三个,一个何劲,一个刘德华,一个则是周惠敏。

  其中何劲上春晚的歌曲是《朋友》,刘德华的是《忘情水》,周惠敏则是《最浪漫的事》。

  二十二号,何劲一行人来到了春晚排练大厅,开始演练各自的歌曲。

  相对于何劲与刘德华之前就上过春晚,周惠敏是第一次上,所以显得比较紧张。

  为了让她摆脱那种紧张感,何劲不得不花一点时间来开导她,引导她在春晚当天上台上不那么紧张。

  在经过两三天的练习,以及何劲与刘德华给她灌输不要紧张的思想后,她才逐渐进入正轨。

  随后,何劲开始排练他自己的歌曲。

  而在排练的这几天里,何劲与今年上春晚的众人也都打了个照面。

  认识的变得更熟,不熟的则经过几天的见面,相互能说上几句话了。

  其实对于何劲而言,也没几个不熟的。

  整个九十年代前期,上春节联欢晚会的人其实都是一些熟面孔。

  除了每年会增加一些新人,以及淘汰掉一些往年的老人外,整个九十年代的春晚节目基本都是那些人。

  30号晚上八点。

  在无数中国人民的注视下,1994年,也可以说是1995年春晚正式开始。

  之所以既是1994年又是1995年,是因为这个春晚是1994年的春晚,但它的时间却又属于1995年,所以两种说法都能算上。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国人的经济条件逐渐提高,国内的娱乐业开始迎来了爆发,而看电视,也成国人消遣必要方式,这也造就春晚的收视率也是越来越高。

  在春晚这个大舞台上,几乎每一年都有人一炮而红,成为中国大地上的当红辣子鸡。

  细数这些年来因为春晚爆红的明星们,你会发现,春晚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表现平台。

  好不夸张的说,这些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人,百分之八十都是通过春晚这个舞台让观众更加熟悉他们的。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香港歌手张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激起了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张明敏也从此红遍神州大地,一袭的米色西装加一条灰色围巾,独特的发声,醇厚而又带有金属质感的磁性嗓音,一下攫住了全中国百姓的心,《垄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歌曲至今仍传唱不衰。

  而在春晚之前,张明敏在香江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