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7章 鸦雀无声的君臣!_大唐之千古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说重塑货币,是为了逼他们交出囤钱这点渺小的目的了?那只是顺便的附带作用而已!”

  面对魏征的质疑,李祐语出惊人!

  “什么?!”

  就连魏征都被惊得后退一步,那等能将全天下所有中上层阶级尽皆算计其中,制造出难以想象规模的货币流通与资金池,居然还只是顺带的而已?

  那重塑货币的真正功效,又将何等惊人啊!?

  “楚王殿下,您到底……”

  萧禹张了张嘴,李祐已经气定神闲的说道:“所谓的重塑货币,真正的意义在于对货币的重新洗牌,以此达到无中生有的效果!”

  “重塑货币当真能够凭空生钱么?”李世民皱眉问道。

  不仅是李世民,几乎全场所有人都望了过来,脸上也已经不再是当李祐说胡话的神情了。

  “当然,”李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解释道,“目前我们大唐所用的开元通宝,计算金额的时候,最重要的两点就在于重量和数量,这也是做文章的关键之处!”

  开元通宝是唐代的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精美,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而李祐所说的重量,即使是指一般的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也就是一千文文钱则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4克左右。

  从这里就能看出,开元通宝的计量方式与数量和重量都息息相关!

  并且从唐朝开始,大唐就采用新的度量衡,一两改为40克,而并非过去的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的二十四进制为标准了,因此十钱为一两的新的十进制度量衡便由此产生。

  随着二十四进制的铢两制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制去计量,而是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

  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丝,即是一文钱,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非常便利,很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

  “这上面还能怎么做文章?”

  只不过在李祐解释了之后,群臣百官都反而更加的茫然了。

  “很简单啊,”李祐淡然一笑,“目前开元通宝的主要锻造材料,乃是青铜、白铜,这两种材料说贵不贵,但也绝不便宜,能使用这两种材料当货币,正说明我大唐的国力昌盛。”

  “而众所周知,黄金和白银都是所谓的硬通货,只可惜在大唐,黄金和白银目前都非常稀缺,所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其价值地位的,乃是塑造货币的铜料!”

  货币体系能够流通起来,是因为货币被赋予了其原本不具备的价值,那么衡量这个价值的对比标准,在古代一般是黄金或者白银。

  因为黄金和白银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