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登莱水师形成战斗力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总兵俞资皂率领水师官军进围澎湖,包围了红毛番们建造的夷城,鏖战四个月,在天启三年春终于收复了澎湖。

  朕这天启一朝,在边疆先后奏闻四场大捷,更有西南亲征土司,首上沙场,陆功何其昌盛!

  相比之下,海功唯有澎湖之战,逊色不少。

  就是澎湖之战,也是因船多且机动性高,使用不讲理的狼群战术获胜。

  事后朱由校看过战报,澎湖之战的关键还是因为有许多水师官军视死如归,用人命拖住了想要撤退的盖伦战舰。

  一旦让对方的盖伦战舰离开近海,便是蛟龙入海,追不着也打不过了。

  如果是那样,也就不会有镇虏炮问世了。

  镇虏炮的威力和射程,还要稍高于眼下各地驻守明军主要装备的第二梯队——“神威大将军炮”,但却远远不及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

  不过相比之下,镇虏炮性价比极高,又可以装车,便于携带,这才会迅速成为眼下九边边军的主力火炮。

  目前大明的各地水师,基本都没什么变化,原因只有一个,没那么多钱。

  朱由校只动了两个地方,福建、登莱。

  福建水师曾与荷兰舰队作战,拥有稀少的抗击西方的战斗经验,至于登莱,则主要是听从袁可立的建议。

  即便是福建和登莱两个水师,现在的实力也很有限。

  福建水师的主力战船仍是旧有的苍山船,在澎湖之战后,军器司的匠户曾尝试着将镇虏炮装备到苍山船上作为舰载炮。

  结果很可惜,没能成功。

  事实证明,苍山船的确早就应该淘汰了,这种战船只适合在浅水作战,拿到浅海就已经很吃力。

  至于舰载镇虏炮,相当于把手枪交给小孩子,没什么用处,反而浪费时间、精力、金钱。

  既然短期内朝廷只能维护一支登莱水师,作为以福船为主力的水师,那福建水师不如退而求其次,即将明军熟练的狼群战术发挥到极致!

  这是福建总兵俞资皂的建议,当时斟酌再三,朱由校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

  所以在澎湖之战后,福建水师补充了三万余名官兵。

  除此以外,从民间大力征集小型舟船,改造网梭船、火龙船近五千条,遍布福建沿海,到处设卡。

  到天启五年,几乎做到了五部一岗,十步一哨。

  归根结底,福建水师就是质量不行,拿数量取胜。

  说句财大气粗的话,反正小舟小船不花钱,一条也只有三五名水兵,损失了也不心疼。

  这样规模的福建水师,已经成为登莱水师以外的第二主力水师,只不过主要负责的是沿海治安和维护商道任务。

  真正的硬仗,还要靠第一主力,也就是登莱巡抚袁可立麾下的登莱水师。

  登莱两府的建制比较特殊。

  袁可立这个登莱巡抚是天启元年加派,彼时是为在山东半岛支应东江军临时设置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