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53 忽弃贾生才-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武人是形势所迫,这种委身投靠的文人甚至比藩镇武人更为居心叵测,若没有这种人推波助澜,唐代未必有安史之乱。

  “不才魏承吉,见过陆相公。”魏承吉深深一揖。

  “老夫正在招待河北的贤达,”陆云孙请他坐下,淡淡道,“魏推官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这个......”魏承吉语气一滞,旁边韩延陵不得已,堆笑着解释道,“邓素跋扈,天下人神共愤,,我等考虑着,邓素在朝中势力极大,又拉拢了王贵等将为羽翼,而朝中不欲与之同流合污者,除陆相公与曹太师外,已无他人能与之相抗,两边分则力弱,合则力强,所以......”

  陆云孙捻着胡须,沉默不语,韩延陵讪讪地越说越是小声。

  “陆相公,下官前来,不为别的,”魏承吉拱手道:“只为曹太师带两句话,倘若能够搬到邓素奸贼,拨乱反正,陆相公是众望所归,曹太师别无所求,出则就藩戍边,入则将相和睦,和衷共济,必使大宋重现中兴。”他似是久在军中,也没有拐弯抹角地劝说,说完后便看着陆云孙,等待他的决断。众河北士绅也沉默下来,期待地看着陆云孙。他在朝中是一人之下,百官之上,又俨然为江淮盐场州县士绅的代表,而曹迪手握襄阳军权,又与宫中遥相呼应,他二人如果能联起手来,扳倒邓素就指日可待了。

  书房中一时安静了下来,陆云孙脸色阴晴不定,他缓缓地抬手端起茶盏。

  “魏大人。”

  “下官在。”魏承吉不由自主道。

  “诗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今北伐紧要关头,上下正需和衷共济,一雪国仇家恨,曹太师若念大宋养士百年,存着将相和的气度,与其留待将来,不如便从现在开始吧。”

  陆云孙说完,平静地看着魏承吉,手里端着的茶碗却一直没有放下。

  茶雾氤氲,让人有些看不清他的眼神,魏承吉却觉得仿佛赤身裸体地站在一个衣冠整齐的人面前一样,心头涌起无限羞耻之意,脸一阵红,一阵白。到了这个地步,旁边的河北士绅亦无人敢于开口圆场。“这些人倒也不是全无羞耻之辈。”陆云孙叹了口气,他虽然在朝中隐然与邓素相抗,但究其本质,二人秉持之道不同而已。道义之争,若仅仅为了扳倒邓素,便以北伐国运为赌注,这是“小人”所为。“国家疮痍未复,北伐若有差错,只怕最后一丝国运也丧失了。邓素藐视皇室,权倾朝野,钳制言论不假,但这个关键时刻,整个大宋却再也经不起一场折腾。”

  想到此时,陆云孙叹了口气,只挥了挥手,让魏承吉和众河北士绅退下。

  “邓素小儿,老夫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这个地步了。”

  ............

  书房中的蜡烛快烧到尽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