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52 君登凤池去-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意还是无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推举书,颤颤巍巍地呈到赵行德面前,道:“这是八十三家出海的纲首共同推举赵大人担任总纲首的记录,赞同的有七十五家,人人都签字画押了的。这每一家纲首后面,都有无数的船民,水手,连带他们的家人更是成千上万。多少人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大人的身上。只盼大人以民为重,千万不要抛弃我等。”

  尤永杰眼巴巴地看着赵行德,一脸如久旱盼甘霖一般的期冀之色。

  周和面沉似水,暗道好一个老狐狸,将视线转向一旁。他身负为宋国朝廷监视赵行德之责,然而,海商们推举赵行德为总纲首,于宋国朝廷的利益并无妨害。而且吴国长公主常年居停扬州,虽然不问外事,但吴国长公主府中人等与扬州等地的商人多少有些关系,尤其是广州之役时,吴国长公主一力挽回局面,深得东南钱民之心。赵行德与这些海商干系更深一步,就隐隐与长公主所为遥相呼应,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吴国长公主来说,都是有益无损。

  刘志坚心中叹了口气,许孝蕴和尤永杰的算计可谓阳谋。

  夏国朝廷并没有禁止贵族和军士经商,而是恰恰相反,皇家和开国公侯是福海行的幕后东家,关中、河中和蜀中的军士当中,参股商行做买卖,或者买卖股券,经营交子契据的,都屡见不鲜。赵行德接受这一总纲首的推举,从法令来说,并无不可。然而,这个名分却将他推到了有可能和夏国朝廷对立的位置上了。如果是在陆上,一个上将军或者开国公侯经营产业与朝廷的军国大政冲突尚不足为虑,可是在海上,夏国的势力极度薄弱,对西南海水师的掌控几乎完全依赖赵行德个人的影响,而一旦失去赵行德和西南海水师用命,别说剥夺宋国商船在龙珠岛以西的航行权、贸易权,整个西南海由谁说了做主都成问题。

  白虎堂中,有众将中有人不断劝说,有人低声议论,但所有的视线集中在赵行德身上。

  他将尤永杰呈上来的推举书大略看了一遍,发现这并不是一篇普通的劝进文章。

  推举书的第一部分,详细明八十三家海商结盟的条款。总纲首名位最重,总揽大略,但并无多少事权。众海商还推举出了八位大执事,再由这八位执事中的多数同意来任命一位大掌柜,这位大掌柜再任命诸房掌柜来处理各方面的细务。总纲首并不能干涉八位执事任命大掌柜。但如果总纲首反对大掌柜提名的诸房掌柜,大掌柜只能换人,直到总纲首同意为止。这样一来,无论总纲首,还是八大执事,或是大掌柜,都不能大权独揽。在推举书的第二部分则详细列明了入盟的海商的利权和责任,总的来说与合股做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