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49 传闻赦书至-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则之下,靠胡搅蛮缠混,那是自己出乖露丑。赵行德所在的军中会讲成风,早有带脚书院之称,乌孝邦原先还有些不信,以为其中多半倚仗了赵行德名声,如今身临其境,方才觉得不但不是名不副实,反而是大大低估了这些军官的厉害。在场的流官和儒生都不是等闲之辈,原来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想在赵行德面前出出风头,现在一个个都谨慎起来,一脸深思熟虑,期待别人先上去试试深浅。

  “柳子之论,”乌孝邦横下一条心,轻咳一声道,“徒论周制之害,却不知周制之利。”

  “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周王分封天下,社稷绵延八百余年,暴秦以郡县易之,二世而亡,汉承秦制,国祚四百年不及周之一半,秦制可称良制乎?汉室之后,狄夷交侵,五胡之乱,华族竟险些夷灭,秦汉以前未曾见也,岂非以秦制代周制之害乎?.五胡之后有唐一朝.....”他说着说着,心情渐渐平和下来,其他流官一边听,一边微微颔首。

  封建与郡县之利弊,乃是各地清流士绅议论得最多的题目之一,在南海屯垦地也是如此。各屯垦州县上书朝廷,一定要开州学推举牧守,本质上也即是要抓住地方官的推举权,不再由朝廷随意任免流官。因为这层利益上的牵扯,南海州县,绝大部分流官都是贬斥柳子封建论,世易时移,他们倒不是要恢复周朝的分封制,而是反对朝廷将州县视为下僚,命官将州县视为驿站。这种呼声,宋国本土州县的士绅也有很多回应,更多人则怀着一种矛盾的心理。

  权操中枢还是还政于州县,如今宋朝的争论十分激烈。

  自从秦朝以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宋国君臣原先还想着统一天下,然而,辽军攻克汴梁,大大打击了宋人的信心。现在除了少数妄人,已经基本不再说这种大话了。北伐提的最多的,既不是灭辽,也不是一统,而是恢复旧疆,皇帝一再表示鄂州甚好,不愿将返回汴梁,偏安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假如将来被夏国灭了,关西再来一次“书同文,车同轨”,“焚书坑儒”,强行推行军士制......对很多士绅来说,真比社稷易主还要难以接受,他们从心底里对大一统的郡县制产生了怀疑,对父祖被放逐岭南,心底对朝廷犹有恨意的南海流官来说,则更是如此感受。然而,郡县制在中原推行了近千年,有前辈名儒的推崇,朝廷也急欲从州县收权,也有很多人为之摇旗呐喊。

  “州县府库充实了,朝廷不免就空虚了。”

  “若北伐辽国,十万之师出,日费千金,难道要朝廷无中生有变出来不成?”

  “如果朝廷不能聚集大军和粮饷,”冯糜沉声道:“那么,辽人就一定会南侵,生灵涂炭。而且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