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31 主人情未极-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称赞之声中,有人面露疑色问道:“邓相公,邸报司知会的,可就是在座这些人么?”

  “当然不止,”邓素微微笑道,“我大宋文风昌盛,莫说天下州府,仅仅鄂州一地,小报就有上百种之多,一个个都要知会到,邸报司衙门的地方便不够用了。所以,朝廷邸报司知会消息,数目只限于一百家,其中鄂州二十家都在这儿,汴梁还有二十家,其余各州府共六十家。当然了,这些全都是声誉素著的新闻小报。邸报司也会根据情势变化,对这个名单加以调整。”周围的文官闻言纷纷点头,显然早已知晓,以此羁縻民间小报,可谓高明之极。

  “鄂州的小报,自是近水楼台,可自到邸报司取得朝廷最新消息,王端礼补充道:“鄂州之外的,邸报司每天都用鸽书将消息发往各个州府,再由派驻州府的衙门通知各个小报。”他脸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暗暗得意。报司每天动用飞鸽传书,枢密院和兵部原本不乐意,斥之为“小题大做”,但邓素却固执己见,称新闻关系着人心的安定,而“攘外必先安内”,对大宋来说,没有比人心安定更重要的事,所以,在相府的坚持下,邸报司才得以每天动用飞鸽传书传递新闻,相府还特意拨下一笔银钱,在重要传书线路增设、扩充鸽站。

  “飞鸽传书?”

  “这得花多少银钱?”众书商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飞鸽传书之风源自夏国,鸽种越好,价钱越贵,平常饲喂驯练都要十分精心,一群良鸽耗费钱财和心力并不逊于养数匹好马。而飞鸽传递消息,因为猛禽捕猎,猎人捕捉,以及风雨,乃至地磁变化的因素,信鸽在途中的损耗几乎不可避免。若遇到极端的情况,鸽子的返巢率更低得吓人,因此,飞鸽传书的费用也高得吓人。座中好几位大宋有数的书商,汴梁、鄂州、杭州、泉州等地有分店,除了有端重要的消息,他们绝不会动用飞鸽来传递消息。

  震惊过后,书商们暗暗算盘,邸报司特别知会的小报名单,份量可是不轻。

  朝廷“特殊”的待遇,这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宋国有多如牛毛的小报。对书商而言,因为小报卖得多,印版和纸张亦不求精美,其中赚头一点不比精致雕版的书籍少。利之所至,大家便一股脑儿都来印这东西。原本谁也不比谁高出一头,廷邸报司这个名单一出,列名的和没列名的,立时分出了高下贵贱。邸报司能够动用飞鸽传递新闻,外州的小报,若能够进入名单,便凭空得到了绝对的优势。

  新闻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快”字,这鸽书一出,朝廷消息至少比快上数日,远的地方,快上半个月也不稀奇。在名单上的,何不在名单上的,高下立判,这还有什么斗的?换句话说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