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29 罗衣舞春风-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严二人过来拜见,除了礼数隆重之外,没有准备任何贵重礼物,送给赵行德本人的,也仅仅是些岭南土产而已。

  “多谢郑大人费心。”赵行德点点头,问道,“不知朝廷大礼议进展如何了?”

  他见陈克刚乃陈东的弟子,想必平常十分关注鄂州的消息,果不其然,这一下问对了人。陈东没有忘记这些远在岭南的亲信,陈克刚每天都会收到来自鄂州的邸报。据邸报上说,赵行德漂在海上这段时间,大礼议进展十分顺利,公议改元“至理”,代表天下人承认再次确认赵杞的正朔地位。参知政事侯焕寅判了弃土误民之罪,被解除官职,由礼部羁管十五年洗心悔过。礼部将建立一座省身院,专门羁押侯焕寅这样的犯官。

  朝廷和州县都做了巨大的让步,公议决定各州学再推举一位副学政。从此以后,各州均有两位学政,两位学政轮流进京,二人一在京师,一在本州,这样一来就既不会耽误地方事务,也不会耽误朝廷中枢公议大事。不过,各州学政对朝廷的方案也做了修改。为避免两位学政,相互掣肘误了大事,大礼法规定,两位学政并非各自单独推举产生,而是由州学“一同”推举出来,两位若是有了龃龉的话,也只能一同辞职,再由州学推举出两位能够齐心协力的学政来。

  而朝廷方面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丞相推举。经过威逼利诱,学政们终于同意不再直接推举丞相,而改由各州学推举出一名“举贤士”,再由这名贤士推举丞相。贤士只是州学意愿的代表而已,学政和朝廷命官不得兼任“举贤士”。此外,学政不再单独推举参知政事,但又明确了一人担任丞相不能超过十年,而且学政还将单独推举御史大夫和户部尚书。而参知政事同其他五部尚书一样,皆由丞相任命。总的来说,这一轮权力的重新平衡中,朝廷中枢略胜一手。虽然学政保留了弹劾丞相的权力,但当年侯焕寅与陈东为了争夺大位而竞相收买学政的情形也将有所缓解。

  陈克刚笑道:“从此以后,中枢的掣肘和牵制大大减小,陈师也可放手做事了。”

  郑严也点头附和:“内政修明,朝廷才好用兵于外,收复河北,继续北伐的事业。”

  他二人无疑是站在朝廷中枢这边的,赵行德既是陈东的好友,又用兵平定鄂州廪生之乱。这些支持朝廷中枢的官员对他都抱有好感。鄂州事变后,许多人都觉得,赵行德堪称果断,能担当大事。此人文武双全,有军功有威望,若他能备位中枢,在陈东之后继任大宋丞相,则京东河北路三镇自然归心朝廷,将来北伐大胜可期。然而,赵行德却被派到了南海水师,在许多人眼中,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放逐,是有心人不欲赵行德入主中枢故意所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