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8 送此万里目-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师绝不是舍弃百姓的人。”

  “辽军入寇以来,一座座大城保护了百姓吗?”赵行德叹息道,许孝蕴神色一沉,当即暗道他强词夺理,赵行德继续道,“这是古今之势异也。若为大城,城墙之内地方宽广,有粮草、水井,甚至田地,城中自成一个天地,也可以保护周围的百姓。再辅之以坚壁清野之策,敌人只要攻不下城池,便不能和守军对耗,粮草不济就只有撤军一途。所以,中古以来,城池越修越大,本朝汴梁京师,更是天下最大的一座城池。”他缓缓环视场中的军官,加重了语气,沉声道:“可是,到了近世,战场情势却大不相同了。”

  “大不相同?”马援、刘文谷等人细细咀嚼他的话,心中有一丝感觉,却又模糊不清。

  “近世以来,守军粮尽的不绝于书。张巡守睢阳,城中不得不吃人充饥,城破时三万百姓仅剩数百人。不管多大的城池,守城的已耗不过攻城的了,这是何缘故?”赵行德看着众人迷茫的神色,叹息道,“这是因为人口增多缘故。古代地广人稀,守城一方只需坚壁清野,将粮草和百姓收拢在城内,敌军就算四下劫掠,也很难抢到足够的粮食。可是,近古以来,中原人口蕃息,城中人口越多,粮食消耗就大,这对守方不利,城外人口越多,多到了根本不可能坚壁清野的地步,敌人又多骑兵,四下抄掠,总有收获,此消彼长之下。死守城池的反而耗不过攻城掠地的,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了。”

  “难怪,原来如此,”周和叹道:“并非将士不用命。”旁边也有人道:“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赵行德冷笑道,“如果连粮草都耗不过对方,那就是说,若没有援军或者别有所图,守城已是一个必败无疑的策略了。只要敌方控制了广大的城外地区,人口、粮草皆能驱为己用。城池再大,城中的人口没有城外多,城中的粮草没有城外的多,若无援军驱逐敌寇,城池陷落只是迟早的问题。”他叹了口气道,“人都不是傻子,既然守城是必败的事,守军难道真的会一次次等到人相食吗?弃城而走,或者干脆一开始投降,才是那些‘聪明人’的选择。”

  “既然如此,”马援一边思索,一边问道,“又该如何应对呢?”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赵行德脸色遗憾道:“如果野战能战胜强敌,那就不必守城了。”

  “被动防守只是下策,若不得已而为之的话,守方应策就是极力扩大防守地域,一来尽可能形成一个类似于古代‘坚壁清野’的区域,使敌人无法如意地获取粮草,驱使我方百姓,二来,防守地域越大,敌人就越难围困,守方也越容易与外界联系。我朝的城池越建越大,其实也是走这条路子,只不过,城墙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