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5 川横三峡流-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舍人梁呈秀说的。梁呈秀点点头,他一直坐在政事堂中,议政时也不发一言,只负责记录丞相的言行。当陈东觉得某事可以明发钧旨时,便会交代他草拟旨意,也省去了不少功夫。

  此外,按照大礼法,丞相的一言一行,都要由中书舍人记下来,登记造册,按照年月日保存在礼部。当礼部召集学政进京师公议时,学政可以随时到礼部查阅这份档案,将来也会载入国史。若记载有不实及缺漏的话,中书舍人要坐渎职之罪。

  “妙哉!”邓素听陈东说完,当即赞道,“果是好计。”

  “不错。”温循直也点了点头,笑道,“打侯看吴,还是少阳考虑得周到。”

  陈东昭告天下,上书言事者无罪,就让大多数学政放了心。参与的廪生为数众多,如果全都因言获罪的话,朝廷不但在大义上站不住脚,更会引起各地学政、士绅的不满,甚至怀疑陈东要钳制言论,独揽大权。天下人都猜测此事是吴子龙主使,相府虽然说要查出幕后真凶,但在各州学政看来,已是缓了一缓,并没有疾风骤雨地报复,吴子龙尚且不一定有事,说明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其他人也不用太担心了。这一道邸报发出,先把天下人心稳住了。

  而侯焕寅则相反,他既不是理社的人,自己在京东路的根基又被拔起,一直寓居杭州,不敢上鄂州。朝廷治他的弃土私逃之罪,可谓师出有名。原先侯焕寅和吴子龙暗中勾结,反而指责朝廷救兵不力,再加上京东路已经收复,这件事一直拖了下来。现在,吴子龙自身难保,治侯焕寅的罪正当其时。虽然京东路十余个学政遥相呼应,各地也还有侯党的势力,但若没有吴党的配合,侯党势单力弱,自是不足为虑。

  对吴党来说,围攻相府事败,现在正是受到重挫的时候。其心腹党羽恐正潜逃之中,个个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重整旗鼓恐怕还待时日。廪生鼓动乱民围攻朝廷,本身是违背大礼法之事,再加上前段时间各地廪生围攻学政的事,诸州学政对吴系一党也有很深的戒心。

  虽然吴党出自理社,关系盘根错节,但他们若继续跳出来为侯焕寅说话,那陈东清理门户,理社内部也无话说。如果吴子龙坐视侯焕寅下狱,那在知悉内情的人当中,杀鸡儆猴,吴子龙的声望同样也会大受打击。放眼朝野,吴子龙和侯焕寅联手,给陈东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干净利落地处置了侯焕寅,吴子龙将来也是孤掌难鸣了。

  “不错。”几位重臣想清楚后,脸上露出释然,先后点头道:“此议可行。”

  “既然如此,”陈东道,“那就如此处置。”他叹了口气,“现在,去将夏国使者请进来吧。”他一直没忘了夏国使者还等在外面。签押房里刚缓和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