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3 樊山霸气尽-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就数量而言,安东军司治下保有的马匹,比安北军司马场上的还多。只不过这些马大都适合于力役,当坐骑不够灵活罢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马不如牛耕得深,用马耕快是快了,亩产却会下降。我朝人少地狭,本来只够温饱而已,倘若马耕推而广之,粮食就不够人吃,就会饿殍遍地,天下大乱。然而,从现在的行情来看,南海屯垦的粮食足以填补这一块。驭马没有战马那么难养,而‘摊马入亩’之法,落脚用意,还在‘鼓励兼并’上。仿造夏国马拉犁不是什么难事,广有田地之家,驭马犁田更快更省,草料钱差不多能抵消饲养之费。而一二十亩地的人家,养马不划算,只能缴纳‘马税’,无力缴纳‘马税’就只能卖地。如果说朝廷对兼并是不闻不问,甚至有‘抑制兼并’倾向的话,现在州县力推‘保马法’,用不了多久,田地就会愈加向大户集中。”

  “以摊马入亩为名,鼓励兼并为实。”赵行德的笑容有些寒意:“这就是保马法。”

  “可是,失地的百姓何以谋生呢?”赵环脸上浮现忧色。就连她也清楚,安定天下最重要的,是给百姓留一个活路。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宋的子民勤恳能忍耐,但如果连一个活路都没有了,就是官逼_民反,玉石俱焚的了局。

  “兼并的后果,原先是无法承受的。”赵行德道,“可现在不同,工坊和屯垦都缺人。”

  东南本来就是人多地狭窄,许多北方逃难南下的百姓无处安身,户部就将他们送上海船,运到南海的屯垦地安置。路途虽远,但只要顺风顺水,海路费用反而低于从陆路迁往广南。因为北方战乱,几年下来,充实南海的移民数以百万计。最先主持南海屯垦的一批清流士人,几乎都成了当地的头面人物。南海屯垦不但开始大量产出,还需要越来越多的移民来维持和扩张它的规模。

  “妾身记得,”赵环脸红红地道:“夫君当年向父皇提的‘拓海十策’。”

  “哦?”赵行德摇了摇头,他自己都差点忘了,他写一篇文章,和陈东等人则是脚踏实地将它做成了事相比,两者所耗费的心力,相差不可以道里计。“虽然有利可图,”他暗暗想到:“不过,人都是有惰性的,富户兼并了田地,原先也是分给佃户耕种。好端端地,怎么突然打算改弦易辙了呢?”正思忖间,忽然听“哎哟”一声。

  赵行德转过身一看,只见赵环半蹲在地上。见赵环一脸痛楚之色,她一手扶着地,一手扶着小腿,摇摇晃晃地想站起身来。刚才太专心听赵行德说话,以至于踩在青苔上,一滑便摔倒了,还扭伤了脚。

  赵行德忙扶她站起来。赵环满脸通红,虽然脚踝很痛,但靠着他的肩膀,从心底沁出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