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0 三登黄鹤楼-10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籍之事。本朝隐田的数目极大,户部估计纳税之田只占全国田土的十分之三,因此朝廷给出三个月时间,供各州县上报隐田,经州县学公议承认之后,一次性发给地契,登入田籍,每年课以赋税。从此以后,不在田籍之内登记的地契一律作废,无地契之田地视为无主荒地,将交给兵部和驻泊大军处置,由官军将原主人驱离。

  若国用不敷,在公议增税不果的情形下,户部尚书可以卖出税票借税,无论是州县还是百姓,不但可以用税票来缴税,还能按年从户部收取孳息。朝廷买船出海、养马、常平仓等事,但从律法而行,无论盈亏与否,都与国库税赋无涉。

  鉴于汉、唐、本朝三代,党争为祸朝廷尤烈。大礼法将朋党定为朝中诸恶之首。众学政单独公议推举了九名德高望重之人,专门处置朋党弹劾之事。士人结社议论朝政须在州县学登记,若不经登记而结社议论,则以谋反论处。朝廷命官论处人事,以同党为是,以他人为非,便属朋党。礼部、吏部选拔官吏,凡属于五服之内亲戚、以及同社、同乡之人,均有避嫌之制。

  按人心自由,择法自律之说,吴子龙编纂《宋礼法》,礼部草拟了《君子法》,再加上原先的《宋刑统》等律令,大礼法之下,总共有三部礼法并行于世。国中男子,凡二十岁以上,可以择法自律,二十岁以下从其父所择之法。女子出嫁前从其父之法,出嫁后从其夫之法,若独室而居,可自择法守之。《宋礼法》与《君子法》意旨大异其趣,但细到毫微处,却又近似,又同被称为“清流法”。而原先朝廷律令敕则被统称为“俗易法”。礼法初行,朝廷规定了各州县百姓在一年内确定自律之法,从此之后,清流与俗易各守其法。两相侵犯者,从清流法。两相契约者,从俗易法。清流与君子相交,则从更严苛之礼法。

  因为各方的利益交织,彼此抗颉,使大礼法既超出所有人预料之外,又在道理人情之中,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盟誓之时,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丝天意莫测的感觉。赵杞、陈东、邓素等人,乃至文武百官,众多学政,无不神色郑重。唯独楚州学政陆云孙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容。等待了一会儿,黄钟鸣响了九下,喻示盟誓的吉时已到。汴梁的水运仪象台已被辽人搬到了幽州,鄂州行宫所用的乃是日晷,倒也有几分古意。陈东轻轻咳嗽一声,向上方微微欠身,赵杞点了点头,连话也没说,陈东便展开早已握在手中的大礼法文稿,大声宣读起来。站在蟠龙藻井之下,他的声音十分洪亮,整个殿内都听得清清楚楚,直到念完公议的大礼法,底下都是寂寂无声。

  “诸位,”陈东将黄绢本合拢,环视殿中,问道:“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