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04 仍为负霜草-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早见诸《诗》、《春秋》、《尚书》等典籍。‘君子’,‘小人’二者,与夫子在《论语》所讲述乃是‘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实是体用之别,有体方才有用。若不顾本体,空求其用,岂不是缘木求鱼,画饼充饥吗?曹兄,纵有圣贤千年教诲,世上为何总是君子如凤毛麟角,而小人如过江之鲫呢?愚以为正源于此。”

  “哦?”曹良史面露沉思之色,不知不觉问道,“是何缘故?”

  “古人所谓‘君子’,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小人’者,俯首听命,奔走供役。所谓‘君子’‘小人’之说,无关道德,乃是地位之别,曹兄,这《五经正义》的定论无疑吧?”曹良史点点头,赵行德继续道:“如此一来,《论语》当中所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句便好分解了。君子居于上位,一言一行,足以牵动大局,关乎国家,所谓‘不同’者,君子凡事必有主见,绝不可随波逐流,但又不可固执己见,须得顾全大局,调和诸多利益,这个‘和’字,愚以为,略与‘义为利之和’相通,此乃君子‘和而不同’之道。”曹良史微微点头,赵行德叹了口气,道:“小人则不同,既然身居于下位,则上下尊卑,左右相妒,如不以柔软处世,随波逐流,则己身难保,然则人各有私利,又非草木无情无欲,表面巧言令色,内里却不能平,此所谓小人‘同而不和’,非所欲也,实不得不然尔。‘君子’与‘小人’之别,春秋以前是地位使然,春秋以后,仍然如此。以阮籍之通达放况,却教子当循循而已。是故‘君子’之道,纵然舌灿莲花,‘小人’也不能行之。纵有一二贤者,身居‘小人’之位,而行‘君子之道’,多不能见容于世,甚或败家丧身接踵,而世人足以为戒。”赵行德叹了口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若依赵兄之论,以圣贤之道教化世人,便是缘木求鱼。”曹良史脸色阴沉,缓缓道,“难道身居下位,便不能行‘君子之道’?如今辽寇南侵,中国衰微,都是人不修德所致。”他看着赵行德,声色俱厉道,“若朝中蔡京、童贯等辈,权位不可谓不高矣,为何仍是小人之行?我们当初不惜抛却前程功名,广发揭帖也要搬倒权奸,又算什么?元直,你置张明焕于何地?”

  “不错,我们当初身居‘小人’之位,行的却是‘君子’之事,张明焕取义而丧身,足以彪炳千秋。”赵行德毫不容让地看着曹良史,“然则,事出非常,岂可偱为常论。汉时党锢之祸,举身赴义者如飞蛾扑火一般地前赴后继,犹不能挽汉室之衰。今又如何?至于蔡京、童贯等辈,当真是行小人之道,然而,先帝自矜奇才,好独断,‘君子之道’能容身于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