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03 扫荡六合清-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人马改隶东京留守司。王贵升任东南行营都部署,东南行营留在鄂州的人马和新练火器营合并成军为新的东南行营。收复汴京,使大宋各州县民气为之一振,赵行德的请粮奏章明发,学堂士子到处传抄,上至官绅,下里巴人,莫不奔走相告。群情激奋之下,各方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断了赵行德所部粮草。朝廷开始断断续续向北输送粮草,只是数目远远不够赵行德奏章中所称两百余万军民所需。辽军退兵之前,将河南的府库粮仓全部劫掠一空。关东人寄钱粮给家人,不但受道路所阻,数目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刘文谷所言收拢百姓,主要是将居住在偏僻地方,特别是黄河南岸残余的百姓都迁移到汴梁附近,便于官军保护,以免他们被辽军的骚扰或强盗掳掠。河南历经兵劫之后,富贵人家大都南迁,幸存的百姓又被辽军掳走了许多,人口近乎减半,人少地多,田园荒废,赵行德不得不行屯田之制。百姓被按照原来的籍贯编为屯营,以百户为一屯,五屯为一营,十营为一军。年十四以上,五十以下的男丁都被编入团练,在军官带领下,趁着秋冬季赶修营寨,操练队列。而老弱妇孺则忙着播下麦种,汴梁附近的土地大都是熟地,开春以后就能收获。未成年的童子也被编入营伍,由一些护军使和识字的军卒教习他们。所谓招募豪杰,实则是剿抚并用。河北的辽军现在动静还不大,除赵行德本部之外,杨再兴、陆明宇、罗闲十等主要将领都在抓紧时间剿灭强盗寨,既能获取壮丁,又能抢到一些粮草。

  袁兴宗疑问道:“据袁某所知,辽军南侵以来,中原涂炭,河南的衣冠士子,大都南迁了,就连当初汴梁伪朝也苦于没有合适的任官。赵将军安抚流民,一时间哪来这么多人手?”吴阶看向刘文谷,笑道:“倘若赵将军手下没有人手,我倒是可以派些军士过去。也算是他的旧部,用起来也顺手。”

  刘文谷一愣,不明白“也算是旧部”什么意思,但一时也不能直问吴阶,他只得压下心头疑惑,拱手道:“百废待兴,确实处处需要人手。好在赵大人在东南编练保义军之时,便有大批士子慕名投军,单单在下的太学同窗,投在赵大人麾下的便有百数十人之多。行军打仗之间,赵大人讲堂指点经世治国之道,每日不辍,大伙儿也算是颇有进益。故而,尽管恢复中原以来事务繁杂,赵大人麾下人才济济,倒也勉强能应付得过去。”

  “原来如此,刘大人是太学正途出身,”袁兴宗拱手笑道,“失敬,失敬了。”

  “哪里,哪里,袁大人是天策院值讲大学士,”刘文谷拱手谦道,“失敬的应当是下官才是。”

  袁兴宗担任洛阳令以来,和原先宋国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