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86 贼势腾风雨-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而皱了起来。黄湛暗道不妙,小心地住口不言。刘延庆望着樊城那边,汉水渡船就没有停过,流民在樊城稍作停留后,便渡河南下,这些日子来,渡船越来越不够用,以至于汉水的北岸已经堆积了大批百姓。

  “这些可怜人。”刘延庆摇了摇头。他生在将门世家,虽不比书香门第,也是锦衣玉食,他望着那些拥挤在岸边的百姓,眼中流露出一丝怜悯。东南与河北移镇换帅,刘家在河北的近亲姻亲,不少早已迁到了东南,只是刘家在河北根深蒂固,还有许多远亲陷在辽贼占据之地,不过刘延庆也顾不过来了。

  “大帅,鄂州的军粮解到了。”部将丁几道秉道。

  刘延庆“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了。

  黄湛趁机笑道:“大帅虎威凛凛,这陈少阳还算识相。”

  刘延庆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得色。

  襄樊乃大军城高池深,粮草积储也不少。但大军屯驻之地,粮草用度非小,往常都是由东南州县转运而来,而鄂州扼在汉水和大江交汇,乃是转运军粮的必经之处。当陈东和岳飞在鄂州倡义举兵,尊天子不奉乱命之时,刘延庆还在返回襄阳的路上,便交代部将准备顺流夺取鄂州。这里面既有各为其主的意思,也是为了保全自身的粮道。谁料想,当大军抵达襄樊后,便遇到了陈东的使者。陈东承诺不截留东南州县送给襄阳的军粮,甚至连荆湖北路该供应的军粮也一粒不少,相应的,镇国军愿和东南行营相安无事,齐心对付北虏。

  这样一来,刘延庆便又动摇了。他尊奉赵杞为天子尚可说是权宜之计,若举兵攻打陈东的话,在汴梁就全无转圜的余地了。最为重要的是,现在北边情势也颇为诡异。耶律大石虽然俘获了大宋君臣,但辽兵始终驻扎在汴梁城外,除了赵柯仍被扣留在辽军营中,如赵质夫、秦桧等相公,几乎所有朝廷重臣都还在汴梁视事,大宋朝廷仿佛还在照常运转一样。这种局面让宋人格外无所适从。就是蔡京眼皮底下的江淮一带,也有不少州县仍然接受汴梁“借兵平逆”旨意,为南下的辽军提供粮草。不久前李进孔彦舟裹挟数万在金陵作乱,也是以尊奉汴梁的名义,颇为蛊惑人心。现在情势似乎还有和议的可能,赵质夫和秦桧等人正在全力和北虏媾和,如果真的议和成功的话,那赵柯立刻就转危为安。而赵杞、曹迪、蔡京等人就真成了乱臣贼子了。在朝廷和辽军联兵攻打之下,刘延庆不信洛阳和太原能撑得住。

  在战场上面,最不畏死的人往往最先死。所以,刘延庆虽愿部属拼死为他打仗,但自己却是再谨慎小心不过。镇国军实力不弱,又有大义名分,不到万不得已,刘延庆也不愿和镇国军拼个死活,白白耗损实力。毕竟他和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