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期的化学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到硫酸,不少人认为它是现代化工产品,其实古代就生产了。

  我国唐朝人辑录的炼丹术文集《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收录了东汉(公元25~220)末年炼丹术士狐刚子(又名胡刚子)的“出金矿法”,其中有“炼石胆取精华法”。所谓“石胆”是指硫酸铜的五水结晶体(CuSO4.5H2O),至今在我国还称为“胆矾”,因为它是蓝色,跟胆一样。“炼石胆取精华法”就是蒸馏胆矾,制取硫酸。因为硫酸铜的五水结晶体在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CuO)、三氧化硫(SO3)和水。三氧化硫溶于水就成硫酸,用现代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CuSO4.5H2O→CuO+SO3+5H2O

  SO3+H2O→H2SO4

  这段原文是这样:“以土垒作两个方头炉,相去二尺,各表里精泥其间,旁开一孔,亦泥表里,使精薰,使干,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中以炭烧石胆使作烟,以物扇之,其精华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入万药,药皆神”。这里的“土”就是“土坯”;“精泥其间”是用致细的粘泥密封间隙;“精薰”是慢慢加热;“烟”是指三氧化硫和水蒸气化合生成的雾状气体;使用“铜盘”,显然是防止稀硫酸对接受器的腐蚀。

  这就是说,在公元2世纪左右,我国已创建“土室法”制造硫酸。但这种方法在我国未被推广。

  13世纪时欧洲德国天主教神父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1280)在他的著述中提到过蒸馏绿矾制取硫酸。绿矾是硫酸亚铁的七水结晶体(FeSO4.7H2O),因色绿而得名。蒸馏绿矾制取硫酸的化学过程和蒸馏胆矾是一致的。因此欧洲人在中世纪称硫酸为绿矾油。

  据欧洲人翻译的10世纪波斯炼金术士拉兹(al-Rhazes845~930)的著述中也提到蒸馏绿矾制取硫酸。

  中古后期,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