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35 呼吸走百川-4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德这般对夏国的儒术道统一知半解的,便尽心解释起来。

  赵行德听他解释,原来这学士府郑相堂,立有开国帝的勒石明誓,上书“乡校之内言者无罪”。后人筑殿宇以记之,因为此乃春秋时圣贤子产之遗意,子产担任郑国的相国,故在殿宇落成之后,请皇帝赐名为郑相堂。赵行德心中有些疑惑,问道:“还请恕某愚钝,这郑相堂里,当真言者无忌么,若有指斥朝廷制度,甚至居心叵测之辈,也不究其罪?”

  袁兴宗沉声道:“正是。”他见赵行德脸现异色,又道,“郑相堂中,往来皆是智识之人,自然不受那妖人蛊惑。人非圣贤,不能无过,是以智者议论于乡校,匡扶国家。”

  赵行德正待说话,他微微一笑,又道,“然则,国家人心,尚一不尚分,合则力强,分则力弱。任由议论无忌,则人心混乱,反而过犹不及。言者无忌并非任其自流。若是在外面妖言惑众,少不得得依照律令治罪。”他见赵行德脸上犹有狐疑之色,又道,“元直初来时,可曾有佛道之流要度你入教?”

  赵行德点了点头,袁兴宗沉声道:“我朝不禁各教传道,然百姓们仍敬鬼神而远之。你倒是为何?”

  “为何?”赵行德经他提醒,才想起此事甚为蹊跷,依照各教门长老的热情,夏国人应当到处皆是信徒才是,而以他只见,夏国人真正笃信宗教的极少,大都数人还是本着“敬鬼神而远之”的古训,逢年过节才烧两柱香。

  “这个缘故,便在郑相堂中。”袁兴宗微微一笑道,“所谓人定胜天,国中贤者智者毕集于此处,明天道人伦,再有学士府推而广之,正天下人心。人心正,百姓有所依托,自然不必求诸鬼神。”赵行德感觉有些似懂非懂,下意识地答了一句:“是么?”

  袁兴宗笑道:“正是,便如演天之术,窥测星辰运行之道,便是在郑相堂中争论考究出来。我朝不禁人习天文,更由学士府掌管教化,将之宣诸天下,百姓便不疑惑,鬼神冥冥之说又远去了一些。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训,便又做扎实了一点。”他顿了一顿,沉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道无穷,只需一步一步去踏实做,便能为万世开太平。”

  二人边说边走,转眼已步入郑相堂。这是间宽大如朝堂的殿宇,里面几乎到处都站满了士人。据袁兴宗所言,除了学士府的人以外,丞相府的官吏,护国府的校尉,乃至柱国府的柱国,都常在此间来来往往。甚至皇帝未登基时,也常常乔装来此。宽宏殿堂中人声鼎沸,到处皆是三五成群的博学之士,关于各种话题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袁兴宗转眼间便被几个相熟的学士叫住,议论起“当否限制世袭公侯担任护民官”话题。其中一位正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