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21 临当欲去时-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万亿次地猛烈冲撞着束缚它的一切,多少壁立千仞就在这年复一年的撞击和冲刷下,被侵蚀,被掏空,最后仿佛一面脆弱的危墙般,颓然崩塌,整个变成万古奔腾的黄河水里湮没的泥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赵行德举起双手地大声喊道,宽大的衣袖临风飘飘,仿佛要御风而去,他兴致勃勃的声音在黄河之水的巨大轰鸣里,显得那样微弱。

  见他壮怀激烈,李若雪也不扫兴,浅笑低吟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来换美酒。”“与尔同销.....”赵行德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在他目力所及处,依稀出现了数十个人影,正缓缓地沿着河岸向北而行,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群身背大小行囊的百姓的目的和他一样,黄河的走私渡口。

  就像夏国想尽办法吸引宋国的百姓一样,宋国也想方设法阻止百姓迁移到夏国。然而随着百年的休养生息,关东沃土所称承载的人口渐渐达到了一个极限,本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结果便是,原本稀缺的土地进一步集中于豪门大户,而普通农户要么因为诸子分家而使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小,要么根本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对于视土地为生命的关东农人来说,闯关西,到夏国去接受一份授田,简直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夏国几乎有无穷无尽的授田,从开国到现在已有百年,只要你肯去,六十亩硬邦邦的田地就是你的,只要舍得下力气把它弄熟了,便是传子传孙的家产。当然,这田地不在关中,不在蜀中,甚至也不在河中,而是更遥远的地方,那些稀奇古怪的地名,实在难以说清,只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激励着他们继续向西闯荡。有的盘缠不够,一代人在关中的工坊或者田庄里度过余生,第二代在河中娶妻生子,第三代便继续迁移,直到取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这样一种执念,让最残忍凶狠的野蛮人也自愧不如。伴随着这些授田农人的开垦和扎根,夏国实际控制的疆土,也因此一点一点,一线一线地生长,就像岩石下面根苗,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把曾经压在头顶的岩石,变成滋养自己的泥土。

  深牢大狱之中,开封府的衙役正在对张炳用刑。因为剧痛,豆大的汗珠将衣衫浸透,汗水流到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宛如刀割火烧一般。明晃晃的火烛照着他的苍白浮肿的脸,仿佛幽魂一般。

  他这般死命熬刑,负责动刑的樊安也有些忐忑,若还未招供便死了,他也要担上不少责任。上司命他问话,他便道:“张公子,你也知道,进了这开封府,便是铁打的英雄,也能让他开口的,你这是何苦糟蹋自己身体呢?”他所问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