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上网冲浪_年代:梦回1998盛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角场文秘学院,计算中心第三机房,这是计算机学院的专用机房,通常不对外开放。

  只有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是对全校师生开放的。

  今天是周六,学校没有课,极客社区正在第三机房举行社团活动。

  这是开学后的第二次社团活动,只不过上一次活动,并不在第三机房举行,而是找了一个大阶梯教室举办的。

  第一次活动很无趣,就是社长周延彬介绍了一下社团情况,然后极客社区的新老成员,互相认识了一下而已。

  今天,才算是极客社区的正式活动。部分社团成员们,是第一次来到机房,真正感受一下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

  苏槿一和王萌萌二人,自然也来参加社团活动了。

  社长周延彬提前通知过大伙儿,这次社团活动会带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互联网。因此,除了几个临时有事的同学外,所有社团成员尽数到场。

  开学招新时托苏槿一的福,极客社区由往年十几个人的规模,一下扩增到了三十多个人。这么多人一起前来,都快把第三机房给占满了。

  当然了,有部分男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压根就不是为了上机来的。他们都是为了苏槿一而来,哪怕是没机会近距离接触,只要能远远地看上一眼,都觉得值了。

  极客社区社长周延彬大声说道:“各位同学,大家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打开电脑。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一步步感受互联网的神奇。”

  一大半社团成员都是大一新生,其中很多都不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纯粹是那天跟着苏槿一才报名参加的极客社区。这个学期到现在,也就去过一两次机房而已,哪里知道什么是互联网。

  毕竟,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都只有校内网络,没有对外联通公共网络。以前学生们来机房,也只不过是练习一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已。

  即使是苏槿一和王萌萌这两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了一些计算机导论和C语言这样的专业课程,也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已,真正上机实践的机会也不多。

  毕竟,这年头计算机是非常稀罕的玩意儿。机房里电脑的数量有限,学生来机房上机,都得要排队预约才行。更别谈上网这种在98年非常稀罕的事情。

  这年头即使对经济条件不错的人来说,家里有电脑,上网也一样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1998年要想在家上网,可没有光纤宽带,只能插固定电话线拨号上网,资费比打电话贵多了。

  一不小心,一个月几千块钱的电话费账单就来了。

  也就是学校机房和一些大单位,因为拉的是网络专线,可以敞开来随便上网,不用担心话费问题。

  苏槿一和王萌萌二人,在角落找了两台机器坐了下来。按了一下白色塑料外壳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